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肿瘤科普

夏日炎炎,肿瘤患者注意事项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高温与潮湿交织,对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次考验。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由于疾病本身及治疗的影响,身体可能处于相对特殊的状态,在炎炎夏日里更需格外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以维护舒适度,支持治疗的顺利进行,安稳度夏。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生活建议:


核心挑战:高温、脱水、感染风险、舒适度下降
肿瘤及其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可能带来一些影响,使患者对夏季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
体温调节可能受影响: 某些治疗可能影响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更容易感到炎热或不适。
脱水风险增加: 治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或出汗增多,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引发脱水。
皮肤更敏感脆弱: 放疗区域的皮肤、或某些治疗导致的皮肤反应(如干燥、发红、易晒伤),在阳光下更为脆弱。
感染风险需警惕: 部分治疗可能暂时影响身体防御能力,高温潮湿环境也利于细菌滋生,食物易变质,需严防感染。
疲劳感可能加重: 夏季本身就易使人疲劳,加上疾病和治疗的影响,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精力不足。


安然度夏,关注这些生活细节
1. 补水,重中之重!
规律饮水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即使没有明显口渴感,也应定时补充水分。目标是保持尿液呈淡黄色。
选择合适饮品:温白开水是最佳选择。可适量饮用淡茶水、稀释的天然果汁(注意含糖量)。避免或严格限制含糖饮料(如汽水、甜果汁饮料)、浓茶、浓咖啡及酒精饮品,它们可能加重脱水或影响休息。
关注电解质:若出汗极多或存在呕吐、腹泻,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如口服补液盐),但需遵医嘱,避免自行大量饮用运动饮料(通常含糖量高)。
观察脱水信号:口干舌燥、尿液深黄且量少、头晕、乏力、心跳加快等可能是脱水信号,需及时补充水分并休息。


2.防晒护肤,温柔以待
严格防晒: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时段外出。外出时务必做好物理防晒:戴宽檐帽、太阳镜,穿着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使用遮阳伞。
科学使用防晒霜:在物理遮挡的基础上,在暴露皮肤(特别是曾接受放疗的区域)涂抹广谱防晒霜。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每2小时或出汗、游泳后及时补涂。选择成分温和、无刺激性的产品。
皮肤清洁与保湿:夏季出汗多,保持皮肤清洁很重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用力搓揉,尤其是治疗区域。沐浴后及时涂抹温和的保湿剂,保持皮肤滋润。
关注异常:密切观察皮肤,特别是放疗区域或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地方。如出现异常红肿、瘙痒加剧、破溃、渗液或发热,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3.饮食卫生与营养均衡
严防“病从口入”: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期。务必注意食品安全:
1、食材新鲜,充分清洗。
2、生熟分开处理、存放。
3、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禽蛋、海鲜。
4、剩菜剩饭及时冷藏,食用前充分加热。
5、避免生食:如生鱼片、半熟蛋、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
6、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
清淡易消化: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蒸、煮、炖的菜肴。少油腻、辛辣、油炸。
保证营养摄入:食欲不佳时,可采取少量多餐。注重优质蛋白(如鱼、禽、蛋、豆制品)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果摄入。若进食困难或体重下降明显,务必咨询医生或注册营养师。

生冷食物需谨慎:对于部分特定治疗的患者,接触或摄入冰冷食物/饮品可能诱发不适,需特别注意,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


4.营造舒适凉爽的环境
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28℃),避免冷风直吹。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风扇有助于空气循环,但同样避免直吹。
穿着透气:选择棉、麻等天然纤维材质的宽松、轻薄、浅色衣物,利于吸汗散热。
温水沐浴:使用温水(而非冷水)沐浴或擦拭身体,有助于降温且不易刺激皮肤和血管。
减少高温时段活动: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或剧烈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段进行舒缓活动(如散步)。


5.休息、情绪与就医
保证充足休息:顺应身体感觉,保证充足睡眠。白天可安排短时间小憩。
管理疲劳感:接受疲劳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量力而行,多寻求家人帮助,避免过度劳累。
关注情绪波动:炎热天气可能加重烦躁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尝试听音乐、阅读、与亲友聊天等放松方式。如情绪持续低落或焦虑,及时寻求家人、朋友支持或专业心理帮助。
定期随访与及时沟通:遵医嘱按时复诊。在夏季,尤其要留意身体出现的任何新症状或原有症状的显著变化(如持续发热、严重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异常疼痛、感染迹象等),务必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或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判断或拖延。


结语:科学护理,安稳一夏
夏日对肿瘤患者而言确需更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关键在于科学预防、细心观察、及时沟通。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就医指南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