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肿瘤科普

这4种常见病最易拖成癌,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医生,这个指标是不是要癌变了?"事实上,某些疾病确实需要特别关注,但它们更像是身体的预警信号,而非癌症的"判决书"。今天就来聊聊4种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的"黄牌警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非必然走向癌症。临床数据显示,仅有不到3%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高危特征:

●病理报告显示"中重度肠化"或"异型增生"

●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根治

专家建议:

●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者,每年做一次胃镜

●单纯萎缩性胃炎,2-3年复查一次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避免腌制、烟熏食物,戒烟限酒

"定期胃镜复查是阻断胃癌发生的关键,无痛胃镜技术已很成熟,不要因害怕检查而延误病情。"

  \  

二、肠息肉:肠道里的"定时炸弹"

肠息肉是否癌变取决于类型、大小和病理特征。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从息肉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5-10年时间。

科学应对:

●非腺瘤性息肉可定期观察;

●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切除;

●术后按医嘱定期复查肠镜;

●45岁以上人群建议做筛查肠镜;

"肠镜下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方法,早期发现和处理可几乎100%阻断癌变。"

 \ 

三、HPV感染:宫颈的"潜在威胁"

80%以上女性一生中会感染HPV,但90%的感染可在1-2年内自行清除。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需要警惕。

重要提醒:

●HPV疫苗不能替代定期筛查

●21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30岁以上建议HPV和TCT联合筛查

筛查建议:

●21-29岁:每3年一次TCT检查

●30-65岁:每5年一次HPV+TCT联合筛查

●持续感染人群需缩短复查间隔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家表示:"规范的筛查体系可使宫颈癌死亡率下降70%以上,这是为数不多可以预防的癌症。"

 \ 

四、慢性乙肝:肝脏的"隐形杀手"

乙肝病毒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完全可以控制疾病进展。

管理要点:

●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DNA

●40岁以上加查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

●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可自行停药

●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

 

给您的三条救命建议

1、建立健康档案:记录重要检查结果和复查时间,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2、不要凭感觉判断:很多癌前病变早期没有症状,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

3、有家族史要早筛:直系亲属有相关癌症病史者,建议比普通人提前5-10年开始筛查。

 

记住,这些疾病更像是身体的预警信号。只要我们重视但不恐慌,科学应对而不掉以轻心,完全可以将癌症风险降到最低。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定期体检、及时干预才是最好的"抗癌药"。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注意!身体这3处发黑可能是癌症信号

当我们谈论癌症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担忧。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高达482万例,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57万例。虽然癌症常常悄无声息地来袭,但我们的身体有时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当以下三个部位出现异常变黑时,可能需要警惕癌症的可能性。[详细]

这些身体问题居然是"补"出来的!科学饮食指南请收好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很多人陷入了"越多越好"的误区。实际上,不当的进补方式可能会带来肥胖、加速衰老甚至增加癌症风险。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看似滋补的食物,如何科学食用才能真正为健康加分[详细]

当心!这种常见饮料可能正在损害你的肠道健康

一杯冰可乐带来的短暂快乐,可能要以长久的健康为代价 在炎热的午后,来一杯冰镇可乐似乎能瞬间驱散所有疲惫。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看似无害的习惯正在悄悄侵蚀你的消化系统。[详细]

就医指南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