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调料,其过量摄入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因食盐摄入过多所引发的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一、摄入超标!防不胜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指出,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然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量实际达到9.3克,几乎超出推荐标准一倍。
从全球视角看,我国居民的盐摄入量也处于“严重超标”水平。2019年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全球性研究,基于2017年的数据分析指出,以我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食盐摄入量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实现低盐饮食存在困难,部分原因在于“隐形钠”容易被忽视。许多尝起来并不咸的食物,其含盐量高得吓人,例如:
1、方便面: 一袋方便面的钠含量可接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上限。
2、挂面: 一份800克的挂面可能含有约900毫克的钠。
3、运动饮料: 饮用一瓶运动饮料,其钠含量约为每日所需的十分之一。
4、话梅: 100克话梅的钠含量可以高达2000毫克。
5、面包: 面包等加工食品常含有“隐形盐”,例如,食用两片某些面包就可能摄入相当于每日推荐钠含量18%的盐分。
二、胃癌风险增加1~3倍,高盐饮食正在威胁你的健康
1、有研究团队整合分析了覆盖中国16个省份人群的23项关于胃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该综合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长期高盐饮食和经常食用盐渍食品的人群,其发生胃癌的风险分别呈现显著上升,高盐饮食和盐渍食品均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42%、306%。
2、过量食盐影响健康的机制主要在于:高浓度的盐分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可能导致胃黏膜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同时可能抑制胃酸分泌,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胃黏膜反复经历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可能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3、此外,咸菜等高盐腌制食品不仅盐分高,通常还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内可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物质被广泛认为是致癌物。长期大量摄入此类食品,同样会增加胃癌风险。
4、高盐饮食还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进而可能提升患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身体需要排出过量的钠,这一过程主要由肾脏承担。然而,钠在排出体外时,也可能伴随钙和钾等矿物质的流失。长期高盐摄入可能导致钙流失加剧,与骨质密度下降相关联,有研究提示长期高盐摄入的骨质疏松风险会增加4 倍以上。
三、控盐有讲究,健康小知识学起来
减少盐的摄入,是否会觉得食物索然无味?研究观察发现,坚持低盐饮食4到6周后,人的味觉会逐渐适应新的咸度要求。味觉享受与盐的摄入量并非绝对正相关,习惯清淡口味后,限盐并不会剥夺饮食的快乐。
想要健康控盐又不影响食欲,讲究三要四不要,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选用低钠调味品: 考虑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或低钠酱料(如低钠沙拉酱、豆瓣酱)来替代普通食盐。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高钾低钠盐也是一种选择,有助于在减钠的同时补充钾。
2、调整放盐时机: 烹饪时,在菜肴即将出锅前再加入盐。这样盐分主要附着在食物表面,舌头能感知到咸味,但实际进入食物内部的盐量减少,有助于在保持口感的同时降低用盐量。
3、善用天然风味: 在烹饪中多选用本身具有天然鲜味的食材,如菌菇、芹菜、西红柿等。合理利用胡椒粉、花椒、葱、姜、蒜等香辛料,也能有效提升菜肴风味,从而减少对盐的依赖。
4、减少高钠食品摄入: 留意食品标签,尽量不购买或少购买钠含量特别高的食品(通常指钠含量超过600毫克/100克的食品)。食用麻辣烫、螺蛳粉、方便面类食物时,建议不喝汤底。食用辣条、薯片等零食后,避免舔舐包装袋或手指上的残留调味料。
Related reading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