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肿瘤科普

为什么医生建议肿瘤患者做PET-CT?检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PET-CT是现代影像检查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发现、诊断与治疗过程,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肿瘤患者应该对PET-CT不陌生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有时会建议患者做PET-CT检查。那么PET-CT到底是什么样的检查?哪些患者需要做这项检查?检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什么是PET-CT?

PET-CT就是把PET与CT结合起来的一种检查手段。PET是一种断层闪烁显像技术,它通过探测引入机体的正电子核素所发射的光子来反映示踪剂在机体局部组织内的分布情况。

由于许多肿瘤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根据这一特点,通过PET-CT扫描显像来获得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断层图像,了解全身情况,从而达到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pet-ct检查

PET-CT的精确度非常高,临床上常用于检测微小的原发肿瘤灶、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与分期、检查肿瘤是否复发转移、辅助穿刺活检等等。

 

二、哪些患者需要做PET-CT检查?

1. 确定肿瘤分级

PET-CT可以一次进行全身断层显像,除了确定原发病灶,还可以同时判断全身各组织、器官、骨骼等有无发生病变,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确定肿瘤分期,并提供准确的穿刺、活检部位。

2. 高度怀疑转移性病灶

临床上高度怀疑多处转移的肿瘤患者,尤其是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肝癌、胆管癌等癌症患者,需要做PET-CT检查来评估是否发生转移。

3. 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但常规检查未发现病变

有些患者复查肿瘤标志物发现持续升高,但是没有出现相应的复发转移症状,经常规CT、磁共振等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变的,需要进一步做PET-CT检查来查明原因。

pet-ct

4. 确定放疗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放疗师很难判断肿瘤的边界,需要借助PET-CT来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范围,从而精准确定放疗范围,降低放疗的副作用。

 

三、PET-CT检查注意事项

1. 检查前需要空腹

由于PET-CT检查主要使用的显像剂是18F标记的葡萄糖,它进入人体后会和正常葡萄糖一样参与体内糖代谢,并到达病变部位发生浓聚而显影。如果在检查前摄入食物,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那么人体细胞对显像剂的摄入量就会下降。为了避免干扰检查结果,患者在检查前需要保持空腹4~6小时,条件允许可以隔夜空腹。

2. 检查前要除去身上的金属物品

包括有金属纽扣、拉链的衣物,金属饰品等,这些物品会使检查中出现伪影,影响检查结果,因此要提前更换或除去。

PET-CT检查注意事项

3. 检查前后多休息、保持心情稳定

患者检查前后要注意多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稳定。检查过程中不要移动身体,防止影响检查结果。

4. 检查时不建议亲属陪同

一般不建议亲属陪同患者检查,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行动不便,亲属陪同检查时需要严格穿好防护服。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直接与他人接触,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

5. 检查后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出

检查所用药物具有一定放射性,但极为微量且半衰期短,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也建议检查后要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注意12小时内的排泄物、呕吐物、痰液等要尽量避免沾染地面或其他物品,上完厕所要及时冲马桶。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吃海鲜会引起肿瘤复发?真相是......

化疗结束能不能吃海鲜?三文鱼会刺激癌细胞?养殖水产含激素怎么办?又不少患者有这方面的顾虑,今天给大家解开这个顾虑。[详细]

甲状腺癌为何"盯上"千万年轻人?

"那些年憋回去的眼泪,最终在甲状腺留下了刀痕。"——40岁以下中青年占比过半,其中近三分之二患甲状腺癌。北京的监测数据更显示,甲状腺癌占随访确诊癌症的48.08%,成为威胁当代中国人的"头号肿瘤"。[详细]

化疗几天一次?每次多久?“疗程”到底怎么算?

对于许多首次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来说,“化疗”这个词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治疗希望的期待,也有对副作用的担忧与未知的恐惧。在所有关于化疗的问题中,最常被反复提及的,就是“化疗要做几次?”、“化疗是每天都做吗?”、“一次做多久?”等等...[详细]

就医指南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