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不浪费食物,常常把一些“看起来还能吃”的东西继续端上桌。比如发霉的面包切掉坏的部分、发芽的土豆挖掉芽眼继续炒……但有些食物一旦变质,真的不能再吃,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出问题!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7种“看似没坏、其实藏毒”的食物。建议大家看完也转给爸妈,一起注意饮食安全!
1、有哈喇味甚至发苦的坚果
坚果放久了容易产生一股“哈喇味”,甚至吃起来发苦。这其实是油脂氧化变质的表现,不仅营养流失,还可能刺激肠胃。更可怕的是——它可能已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的一类致癌物,毒性极强且耐高温,普通炒制根本杀不死。
如果是苦杏仁,那更要小心!它自带天然毒素,吃少量就可能导致中毒。
建议:吃到发苦或哈喇味的坚果,赶紧吐掉+漱口!平时尽量买小包装,密封存放在阴凉处。
2、泡发太久的木耳
有些人觉得木耳泡越久口感越厚,但其实泡发时间过长(尤其超过4–6小时)容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并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耐高温、煮不烂,且无臭无味,一旦中毒,可能损伤肝、肾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木耳泡发最好不超过4小时,若需过夜务必放冰箱。如果摸起来发黏、有异味,直接扔掉!
3、发芽的土豆
土豆发芽或变绿后,会大量产生“龙葵素”。这是一种天然毒素,摄入过多会引起恶心、呕吐,严重时甚至导致昏迷。很多人以为挖掉芽就没事,但其实毒素可能已扩散到周围部分。
建议:土豆应存放在阴凉避光处。若已发芽或表皮发绿,建议整个丢弃,别舍不得!
4、发苦的瓜类
比如黄瓜、丝瓜、西葫芦等,如果吃起来明显发苦,说明可能产生了“葫芦素”。这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加热也难以分解,误食后容易引起头晕、腹痛、腹泻。
建议:买瓜时注意挑选,尝到苦味别硬吃,果断扔掉!
5、局部腐烂的水果蔬菜
水果坏了一小块,很多人切掉继续吃。但其实霉菌和细菌可能早已侵入看似完好的部分,比如腐烂生姜会产生“黄樟素”,损伤肝脏;霉变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也会上升。
建议:局部腐烂的果蔬,建议整个丢弃,别因小失大。
6、红心甘蔗
甘蔗变红不是糖分高,而是霉变了!通常是因为储存不当感染霉菌,产生“3-硝基丙酸”,这是一种神经毒素,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危及生命。
建议:买甘蔗时注意观察横截面,发现红心或酒味就别要了。一根甘蔗若有一段发红,其他部分也最好别吃。
7、死掉的螃蟹
螃蟹死后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蛋白质并释放“组胺”等有毒物质,即使蒸煮也难以完全去除。吃死蟹容易引起过敏甚至中毒。
建议:尽量现买现做,别贪便宜买死蟹。如果发现螃蟹已经死了几个小时,就别吃了。
温馨提示:
食品安全无小事,以上这些食物如果发现变质迹象,再心疼也要扔掉。平时储存食物注意干燥、冷藏、避光,尽量吃新鲜的,少囤货~
也别忘了把文章分享给家人,尤其是总爱“省省省”的爸妈!
Related reading
Medical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