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作一部精密的机器,它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质量”(先天基因)和“使用方式”(后天环境)。而决定我们最终离世的原因,往往是患上了某种致命疾病。癌症,作为其中一种严重的疾病。
一、基因和环境
其发生同样逃不开这两个根本原因:基因和环境。
1、基因:无法更改的“出厂设置”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带着一套独特的基因密码。这套密码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基础构造和潜在弱点。
某些基因的特定变化(遗传或后天突变)也就是后天患癌的风险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几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身携带的遗传基因。
2、环境:复杂多变的“使用条件”
与相对固定的基因不同,我们身处的环境充满变量:物理化学伤害(如辐射、有毒物质)、病原体感染、生活习惯(饮食、运动、作息)、甚至年龄增长本身,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环境因素像不同的“外力”,持续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影响着癌症发生的可能性。不同的癌症类型,对这些“外力”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
举例来说:
感染幽门螺杆菌 → 胃癌风险上升
感染乙肝/丙肝病毒 → 肝癌风险上升
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病毒 → 宫颈癌风险上升
感染EB病毒 → 鼻咽癌风险上升
过度暴露于紫外线(晒太阳过多)→ 皮肤癌(如黑色素瘤)风险上升
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 肝癌风险上升
长期肥胖 → 多种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风险上升
3、基因与环境的双重叠加
最危险的情况是:一个人既携带了某种癌症的基因,又长期暴露于相关的环境风险因素中(如感染、毒素、不良习惯)。这种情况下,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会显著放大。
二、时间:最关键的变量
暴露时间: 对基因的损伤(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内在错误)需要时间的累积。暴露于有害因素(如吸烟、嚼槟榔、喝酒、)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基因发生关键性错误(突变)的机会就越多,癌症的风险自然水涨船高。
寿命本身: 这是现代癌症增多的核心原因。人体细胞在不断分裂更新中,每一次分裂都存在微小的出错可能。活得越久,细胞分裂的次数就越多,累积的基因错误也就越多,癌症发生的几率必然增加。
古今对比: 在古代,人均寿命较短(约30岁左右),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经历足够长时间的有害暴露或累积足够多的细胞分裂错误,就因传染病、战乱、饥荒等其他原因离世了,因此癌症相对少见。现代医学的进步让我们的平均寿命大幅延长至70多岁甚至更高,这给予了癌症足够的“发展时间”。
三、理解癌症增多的意义
并非医学的“副作用”,而是长寿的“伴生现象”: 癌症增多,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医学成功延长人类寿命带来的“副产品”。我们成功战胜了许多曾经的“头号杀手”(如严重感染、难产、急性传染病等),才使得更多人能够活到癌症高发的年龄。
赋予我们预防的力量:
防晒(减少紫外线损伤);
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减少接触已知致癌化学品;
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如接种HPV疫苗、乙肝疫苗,根除幽门螺杆菌)
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
这些措施的核心目标就是:减少基因损伤的机会,延缓或阻止癌症的发生。
Related reading
Medical guide